- 
		一块石碑立在路中央,车辆绕它而行,只为保住那丛绿。
淮南舜耕西路“绿岛”事件,把“让路给树”推上热搜。
施工方改图纸、增预算、立碑纪念,动作干脆。
重庆、江苏随后亮出“风险区也要保绿”的样本,信号清晰:城市不再单向度扩张,而是学会给自然让位。
让位背后,是算法。
改线每多花一块钱,后期养护、碳汇收益、居民好感度都在悄悄增值。
石碑不是装饰,是账本,把“生态折旧”转成“城市好感资产”。
当其他地方还在砍树拓路,淮南把冲突点做成打卡点,流量反哺养护费,闭环成型。
受众是谁?
每天通勤的司机、刷短视频的市民、做城建方案的基层官员。
主题一句话:城市更新不等于钢筋碾压,而是把绿色嵌入成本收益表。
问题来了:如果预算更紧,还会不会绕路?
下一个路口,树和楼谁让谁?
留言说说,你愿为家门口那片绿多绕几分钟吗?举报 
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