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淮南地区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,其地名来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以下是一些淮南地区地名的来源:
1. "淮南市": - “淮”字来源于淮河,淮河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,流经淮南市的北部。 - “南”字则是因为淮南市位于淮河以南。
2. "田家庵区": - 田家庵区因田家庵镇而得名。相传,古代有一位田姓官员在此地建造了一座庵堂,因此得名。
3. "大通区": - 大通区因大通河(又名大通江)而得名。大通河是淮河的一条支流,流经大通区。
4. "谢家集区": - 谢家集区因谢家集镇而得名。谢家集镇以谢姓家族在此地聚居而得名。
5. "八公山区": - 八公山区因八公山而得名。八公山是淮南市的一个著名景点,因山上有八座山峰而得名。
6. "凤台县": - 凤台县因凤台镇而得名。凤台镇以凤凰山得名,凤凰山位于凤台县城西。
7. "寿县": - 寿县因寿春古城而得名。寿春古城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都城,因城内有寿春举报 -
淮南市总面积为2596.4平方公里,行政上管辖田家庵、大通、谢家集、八公山、潘集五区和凤台一县。
虽然建市仅60余年,但是由于淮南市区是原寿县、怀远县与凤台县三县的交界处,所以留下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和地方特色的地名,在此盘点一下。日后若是寿县顺利加入淮南市大家庭,再补充寿县地名,如隐贤,正阳关,安丰等。
1.田家庵
田家庵在今天虽为淮南市辖区名称,但在过去一直与大通、九龙岗并称为“淮南三镇”,一直是淮南市最繁荣的区域。
田家庵在过去特指今田家庵码头与邻近区域,古时名为冷水滩,后名为下窑(与上窑相对),为怀远县西南边境地带。由于一田姓人家常年居住于此,并设有简易渡口,后命名渡口附近地区为田家庵。
2.大通
大通与田家庵一样,为“淮南三镇”之一,在煤矿开采前亦为怀远县管辖。
清宣统二年(1910年),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人段书云等来此筹建煤矿,1911年正式注册"大通煤矿公司",是为"大通"之名的由来。
3.上窑
上窑在唐代被列为七大瓷都之一,以“秦墟”、“古瓷”并称,是中外驰名的古“寿州窑”发源地。上窑古代长期属寿州管辖,与田家庵(下窑)并立。
4.洛河
洛河古称洛口,因位于洛涧入淮口而得名。洛河位于淮南市大通区西北部,北临淮河,南倚舜耕山,东邻上窑镇,西接田家庵区。
洛河古属楚地,是淮河流域的千年古镇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地,钟灵毓秀,人杰地灵。是“肥水之战”的古战场,素有“洛涧古道”之誉。
5.舜耕
舜耕之名源于舜耕山,相传古时贤君大舜曾经于山脚下躬耕而得名。
舜耕山主峰海拔297米,这里山势绵延起伏,泉涌林茂,雄奇险峻,拥有原始森林植被5000余亩,树木荫荫,遮天蔽日,风光宜人。
主要有以洞山和罗山为主的秀峰、怪石、涌泉、洞穴、湖潭(泉山湖和老龙潭)、古树等自然景观以及古寺庙遗址、古寨及跑马场遗址、革命活动遗址、日本碉堡群、古墓群、古战场遗址、古建筑等人文景观。
6.六里站
六里站位于今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东路。此地原为民国时期田家庵港口的货物囤积地,初规划四里地,后增加为六里,故称为六里站。
7.老龙眼
老龙眼位于舜耕山北麓,很久以前,此地有一股泉眼终年向外涌水,水质甘甜,连绵不绝,附近百姓都以此泉为水源。泉眼周围有一巨石酷似龙形,故名“龙眼”,久而久之,就演化为“老龙眼”了。
老龙眼在解放后还在涌水,而且水量很大,后来因为城市建设被填埋,形成了现在的老龙眼水库。据说真正的泉眼现在还存在,位于东方医院集团总院(矿三院)大院内。
举报 -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