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安徽淮南,女子去自家房子里打扫卫生,不料一开门就闻到扑鼻的恶臭,一看才发现家里溢满了粪水!然而物业和业主既没有道歉也没有赔偿,女子损失至少10万块,万万没想到,第二次回去时更令人气愤,网友:好楼层不如好邻居,这话才是真的!
安徽淮南,赵女士推开久未归家的房门,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劈面袭来,整个屋子已被黑褐色的粪水吞噬,地板漂浮着污物,墙面爬满肮脏水痕,精心挑选的家具浸泡在浑浊的污秽中,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。
这已是半年内第二次惨剧重演,上一次污水倒灌,她自掏腰包十万元才勉强恢复原貌。而眼前更触目惊心的场景,意味着损失已无法估量。
物业人员姗姗来迟,草草扫视后抛下一句:“楼上住户乱扔东西堵了管道。”可三十多层的住宅楼,究竟是谁的责任?
他们既未排查堵塞点,更不提赔偿方案,仿佛这只是赵女士一个人的灾难。维修师傅私下透露,低楼层返水很可能是管道设计缺陷,但买房时,无人提醒过这致命隐患。
尖锐的矛盾直指邻里关系,当管道堵塞原因模糊时,物业常将矛头转向全体楼上住户。有律师对此解释,若确属公共管道堵塞,赵女士有权向楼上所有共用管道的业主集体索赔。
可现实中,邻居们或沉默回避,或互相猜疑。一句“凭什么要我赔”让维权陷入僵局。有网友痛陈:“朋友住三楼反水淹了二楼,最后所有维修费竟是二楼自己扛下!”
法律对物业的责任边界其实很清晰,根据《民法典》及相关判例,化粪池及公共管道属于小区共用设施,物业必须履行定期清掏、巡查的义务。
若因疏于维护导致倒灌,业主可索赔房屋修复费、家具损失、消杀成本,甚至精神抚慰金。然而维权者常因证据不足而折戟。
法律强调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,若赵女士想获得赔偿,必须第一时间固定证据——带时间水印的现场视频、物业清掏记录(或缺失证明)、损失物品购买凭证,缺一不可。
一旦自行清理却未公证,就可能被物业否认损失真实性;若接受物业小额维修补偿,更将丧失追索权利。网友的叹息在评论区发酵:“好楼层不如好邻居,买房子真像开盲盒!”
城市的血脉里,公德心的栓塞远比管道淤堵更难疏通。
信息来源于:法治进行时 2025年8月4日 《因楼上住户堵塞反水女子家中溢满粪水 不经常住偶尔回去打扫卫生“已经是第二次出现此情况了 第一次损失了约10万元”家具地板地面全部需要翻新》举报